吴盛辉 官方网站

http://wushenghui.zxart.cn/

吴盛辉

吴盛辉

粉丝:99217

作品总数:54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吴盛辉 | 艺术简介吴盛辉,笔名吴一鸿。著名书画家,擅长书画、诗词、演讲、文史哲。自创书法蚂蝗体等。 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文化讲坛》主讲厦门《鹭江讲坛》主讲 曾在《书...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吴盛辉:为什么晋人的书法难以超越

2021年1月9日

书法的审美标准有一条是时代特征,就比如明朝喜欢将书法挂起来欣赏,书法家喜欢创作大幅作品;现在流行展赛,书法家喜欢创作大幅形式感强的作品,这就是时代的要求。再说书法是书写者心境的表达,自然也就反应书写者生活的时代特征。春江水暖鸭先知,书法家天生的敏感,他们往往最早预知到社会的变革,因此每个朝代的改朝换代前后都要出现一批书法大师。晋代书法的神韵是书法美的最高境界,这是当时的时代特征,后来历代虽极力追求,到宋代最接近,但终究不能超越,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晋代书法的时代特征是士大夫美好愿望的精神释放。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也是最体现士大夫美好愿望和精神追求。
 
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衒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这时代以前的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后代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圣洁与恶魔,同样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一些卓超的哲学天才、佛教的大师,也是生在这个时代。
​​
同时,这是中国悲剧的一个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的一个时代。但是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所表现的美是秾郁的、华贵的、壮硕的;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晋人的书法美是最具体表现。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
中国艺术和文学批评的名著,谢赫的《画品》,袁昂、庾肩吾的《画品》、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都产生在这热闹的品藻人物的空气中。后来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品》,乃集我国美感范畴之大成。
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昧体会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王羲之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 这样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才能够写出《兰亭序》。
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神行于虚。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
​​
二是魏晋书法的特色是能尽各字的真态。“钟繇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晋人结字用理,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国独有的美术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是从晋人的风韵中产生的。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这抽象的音乐似的艺术才能表达出晋人的空灵的玄学精神和个性主义的自我价值。个性价值之发现,是“世说新语时代”的最大贡献,而晋人的书法是这个性主义的代表艺术。到了隋唐,晋人书艺中的“神理”凝成了“法”,于是“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矣”。在这种深厚的自然体验下,产生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然而王羲之的《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真能代表晋人这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两句尤能写出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王羲之另有两句诗云:“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这里,哲学彻悟的生活和审美生活,源头上是一致的。晋人的文学艺术都浸润着这新鲜活泼的“静照在忘求”和“适我无非新”的哲学精神。大诗人陶渊明的“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即事多所欣”,“良辰入奇怀”,写出这丰厚的心灵“触着每秒光阴都成了黄金”。晋人的“人格的唯美主义”和友谊的重视,培养成为一种高级社交文化如“竹林之游,兰亭禊集”等。玄理的辩论和人物的品藻是这社交的主要内容。因此谈吐措词的隽妙,空前绝后。晋人书札和小品文中隽句天成,俯拾即是。
​​
三是晋人书法之美,美在神韵(人称王羲之的字韵高千古)即雄强洒脱之美。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这种事外有远致的力量,扩而大之可以使人超然于死生祸福之外,发挥出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的精神来:美之极,即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其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阙。淝水的大捷植根于谢安这美的人格和风度中。谢灵运泛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可以借来体会谢公此时的境界和胸襟。心焉向往那豪迈雄强的个性,不拘泥于世俗观念,而赞赏“力”,力就是美。
​​
四是晋人书法的思想根源来自于晋人及之前的道德观与礼法观。孔于是中国二千年礼法社会和道德体系的建设者。创造一个道德体系的人,也就是真正能了解这道德的意义的人。孔子知道道德的精神在于诚,在于真性情,真血性,所谓赤子之心。扩而充之,就是所谓“仁”。他自己也能超然于礼法之表追寻活泼的真实的丰富的人生。他的生活不但“依于仁”,还要“游于艺”。他对于音乐有最深的了解并有过最美妙、最简洁而真切的形容。他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他欣赏自然的美,他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有一天问他几个弟子的志趣。孔子这超然的、蔼然的、爱美爱自然的生活态度,我们在晋人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里见到遥遥嗣响的人,汉代的俗儒钻进利禄之途,乡原满天下。谢安是东晋风流的主脑人物,然而这天真仁爱的赤子之心实是他伟大人格的根基。这使他忠诚谨慎地支持东晋的危局至于数十年。
四是如何读懂书法最高追求“晋人格”和“韵”。晋人作品在后代被总称为“晋人韵”“晋人格”,虽然晋人墨迹,在华美程度上不及宋元明,但书法总要以学晋人为登堂入室,称为“晋人室”。后代即便再怎么追求自己的风格,也要把最高目标放到晋人哪里。也就是说,书法为文人事,而文人情怀的顶峰在魏晋,其次是宋。比如竹林七贤那种萧闲、志趣,王谢世家的野逸、风流,又如欧阳修、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王安石这类虽有年龄、地位、政见之别,但在交往中却无年龄、地位,政见的隔阂。所以你学书法如果仅仅是学当代,是学不到神韵的,没有神韵,写的好没用,因为书法终究是一种文化,不是好看。但如果单纯是学古人,也只能是有比较高的书法水平,当你的追求符合历代名家的追求,才有机会看到他们看到的东西。这种自然,就是一种韵。学了书法,懂了书法之美,你才能轻松学会任何一类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就像大多数人听古琴很难受,听古筝很舒服,但等你到一定境界,你就知道古筝这种乐器,好听但无意境,没文雅之趣,文人是不会去学的,一般都是女孩子学。所以书法想学好,不学二王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二王就是这些规律的祖宗,帖学的祖宗。晋人的风流、气韵,是一门玄学。只有潜心临帖,从帖中体会到“韵”,你会发现苏轼中对晋韵的理解,米芾手札为何晚年能入晋格,年轻时就不行,薛绍彭为何被称为宋朝学晋人学的最好的,黄庭坚董其昌赵孟等等,这些人都是对晋人有着独特的情怀的,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晋人格调。其实韵这个东西,在古代更难懂,因为不看真迹是体会不到的,连董其昌这种小天才学了二十年,也是看了二王真迹才知道韵是个什么,自此对晋人穷追不舍。
​​
六是今人如何继承晋代书法。今天,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发幼童,学习书法的热情莫不高涨。历史上钟繇是当时书法的集大成者,而且是楷书的推动发展者。钟繇的继承人是王羲之,王羲之的《兰亭序》(神龙本)他的儿子王献之继承了其书法成就。王献之传给自己的外甥羊欣,羊欣又传本族子弟王僧虔、王僧虔传萧子云、萧子云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法师。传说王羲之最著名的《兰亭序》就是由智永法师保管,后来失传。智永传虞世南。有人说 ,虞世南是晋唐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法家,他传欧阳询和褚遂良、欧阳询传陆柬之、陆柬之传本家侄儿彦远、彦远传张旭、张旭传颜真卿、颜真卿传柳公权、怀素。自此,书法体系内的传承由此中断,后世的书法名家只能靠临摹前世的字帖外加自己的领悟。
今天,日新月异的传媒方式早已将人们和传统是书写方式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远。但是古人在书法中不断求索,不断返璞归真,返照空明的精神境界,更为值得今人去学习。
“书不宗晋,终入野道”说的是学习书法如果不学习晋代书法的话,就不能算作正宗,就是学习书法要从晋人书法入手才是取法乎上,才能走上正统的路子,我则认为可先宗晋唐,再专攻晋代。后人评价王羲之的楷书:“千古妙迹,古来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是因为王羲之的书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儒家文化最合理的继承,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在他的书法中表现为中和之美,在中和之美中他的书法又潇洒自然而不浮华,达到了书法表现的最高境界。由于晋人书法都是小字,特别适合现代硬笔的表现方式,所以现代人学书法,都会选择从王羲之、王献之包括钟繇的小楷入手,这不仅仅因为晋人的字小,更重要的是本着“取法乎上”的原则,晋人的楷书更接近书法发展的源头,有更加丰富的营养,有更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书法本就是一门具有传承性的精深文化,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这就是“入帖”和“出帖”的关系,我们学习古人的书法最终是为了写出自己的风格。如果没有几十年的传承学习作为基础再来进行艺术创新的话,自己能平白无故地创造出一种书体吗?我觉得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1.宗白华 :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2.如何读懂书法最高追求“晋人格”、“韵”。